欢迎来到瑞力网,登录 | 注册
最新加入商品

去购物车0件商品   共计¥0

首页 > 新闻资讯

专利侵权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吗?

来源:纳祺发布时间:2019-06-121112

专利侵权会被追究刑事责任吗?一般来说,不法行为侵犯的客体中如果包含公共管理秩序,要接受行政处罚;如果不法行为具备一定的社会危害性、刑事可罚性,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专利侵权会被追究刑事责任吗?这里先科普两点,第一,法律是一种纠偏和处罚体系,这种体系的一大特点就是有层次感;第二,对于不法行为,承担民事责任,接受行政处罚,还是被追究刑事责任,要看行为侵犯的对象和客体。一般来说,不法行为侵犯的客体中如果包含公共管理秩序,要接受行政处罚;如果不法行为具备一定的社会危害性、刑事可罚性,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回到专利侵权的话题,我们先来分解透析专利权。


关于专利权的客体

《专利法》第二条【发明创造】本法所称的发明创造是指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

发明,是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是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

外观设计,是指对产品的形状、图案或者其结合以及色彩与形状、图案的结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应用的新设计。

民法通则第一百一十八条规定:“公民、法人的著作权(版权)、专利权、商标专用权、发现权、发明权和其他科技成果权受到剽窃、篡改、假冒等侵害的,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偿损失。”

专利权保护的是权利人的实施权、许可权、专用权,其边溢效应在于将发明创造在社会推广。同时民法保护专利权人的标记权。

现实中侵犯专利权的行为,根据侵犯客体和程度的不同可以分为三种,专利侵权行为,假冒专利行为,构成假冒专利罪的犯罪行为,这三个概念之间又有区分和重叠。


专利侵权行为

法源是《专利法》第十一条

【专利侵权行为】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权被授予后,除本法另有规定的以外,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都不得实施其专利,即不得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其专利产品,或者使用其专利方法以及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依照该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

外观设计专利权被授予后,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都不得实施其专利,即不得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许诺销售、销售、进口其外观设计专利产品。

专利侵权行为法条的核心是“实施”,行为判定的前提有以下几个方面:

(1)未经行为人许可

(2)以生产经营为目的

(2)实施的是经授权且处于有效期的专利

(3)行为人实施不法行为时是故意

专利侵权行为又分为直接侵权和间接侵权。

简单梳理出来如下:

(1)制造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产品的行为;

(2)使用发明、实用新型专利产品的行为;

(3)许诺销售发明、实用新型专利产品的行为;

(4)销售发明、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专利产品的行为;

(5)进口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产品的行为;

(6)使用专利方法以及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依照该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的行为;

(7)假冒他人专利的行为。


假冒专利行为

《新专利法实施条例》 第六十三条 假冒专利的,除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外,由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责令改正并予公告,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四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可以处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这里要提一句,第六十三条是合并《专利法》第五十八条和第五十九条。而《专利法实施细则》第八十四条规定,以下行为属于专利法第六十三条规定的假冒专利的行为:

(1)在未被授予专利权的产品或者其包装上标注专利标识,专利权被宣告无效后或者终止后继续在产品或者其包装上标注专利标识,或者未经许可在产品或者产品包装上标注他人的专利号;

(2)销售第(一)项所述产品;

(3)在产品说明书等材料中将未被授予专利权的技术或者设计称为专利技术或者专利设计,将专利申请称为专利,或者未经许可使用他人的专利号,使公众将所涉及的技术或者设计误认为是专利技术或者专利设计;

(4)伪造或者变造专利证书、专利文件或者专利申请文件;

(5)其他使公众混淆,将未被授予专利权的技术或者设计误认为是专利技术或者专利设计的行为。

构成假冒行为的要件有:a客观上存在假冒的行为、b假冒的是客观存在的专利、c主观上是故意

假冒专利的行为既侵犯了专利权利人的权利,也损害了正常的社会管理秩序,不仅要追究民事责任,还要进行行政惩处,必要时要追究刑事责任。未经许可而实施他人专利的行为和假冒他人专利的行为有不同含义。

修改后的专利法实施条例新增加了第八十五条

下列行为属于以非专利产品冒充专利产品、以非专利方法冒充专利方法的行为:

(1)制造或者销售标有专利标记的非专利产品;

(2)专利权被宣告无效后,继续在制造或者销售的产品上标注专利标记;

(3)在广告或者其他宣传材料中将非专利技术称为专利技术;

(4)在合同中将非专利技术称为专利技术;

(5)伪造或者变造专利证书、专利文件或者专利申请文件。

冒充专利行为侵犯了消费者的权益,也伤害了社会公众对于社会公共管理秩序的信任,由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责令改正并予以公告,并可以处以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假冒专利罪

《刑法》第二百一十六条假冒他人专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四条规定,“情节严重”指下列情形:

(1)非法经营数额在二十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

(2)给专利权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五十万元以上的;

(3)假冒两项以上他人专利,非法经营数额在十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

(4)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标签: 专利侵权

声明:凡本网站注明“来源:瑞力网”的作品,均为本站原创,侵权必究!

关于瑞力  |  新闻资讯  |  广告合作  |  帮助中心  |  招兵买马

2017-2020   深圳瑞力网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粤ICP备18004958号-1

400-9999-426



0